English

洞庭大规模退田还湖

2000-01-11 来源:光明日报  我有话说

据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 据《中国青年报》报道:郭幸初老人拄着拐杖,站在田埂上,指着不远处的一片稻田对记者说:“20多年前那里还是一片湖泊。”

郭是位于洞庭湖边的湖南省汉寿县大南湖乡武竺山村村民,今年74岁,1974年“围湖造田”(枯水季节,湖底较高部分袒露,可用大堤将这部分地圈住,这样即使是洪水季节,也可在堤内耕种、生活——编者注)的情景他犹历历在目:人山人海,号声震天,手挖肩挑,大堤一天天在增高。

如今,这里又要退田还湖,他全家就要搬迁到外地去了。

查阅《洞庭湖水利志》,记者发现大规模的围湖造田从清朝康熙年间就已开始,仅从1825年至1905年80多年间,洞庭湖便缩小了近1500平方公里。

1949年以来又经历了三次大的围湖造田,围垦面积达280多万亩,致使洞庭湖湖面面积迅速萎缩。

湖区老水利专家徐超分析说,解放以后的“围湖造田”,既有“以粮为纲”思想误导的因素,也有因实施“围垦灭螺”造成的恶果。当时围垦的主观愿望是“只生产,不住人”,洪水一来就破堤蓄洪。可随着岁月的流转,洞庭湖区的人口已由解放初期的290万跃到了当前的1000多万。为了生计,曾经用于蓄洪的垸子,不但抛粮下种,而且建房造屋,住满了人丁。由于湖面锐减,堤筑得再高,也难以免除“一年一小灾,三年一大灾”的厄运。

“人与水争地谋利,以致水与人争地为患。”早在1747年,有识之士就意识到这一点。

但此后迫于人口压力,盲目围垦仍恶性发展。其后果是水灾频仍,特别是近5年来就有4次与特大洪水苦苦抗争。1998年洪灾带来的损失更是惨重。洞庭湖区共溃决堤垸142个,其中万亩以上堤垸7个,溃垸灾民达到37.87万,直接经济损失近200亿元。

在经历洪水的反复劫难之后,湖区人们在觉醒。青山湖垸是沅水洪道的一个江心洲垸,1995年到1998年4年中3次溃决。1998年,当地政府决定退田还水,移民建镇,不再花巨资堵口复堤。当地一位负责人算了这样一笔账:1万多亩耕地一年的纯收入30万元左右,而花在堵口复堤、抗洪的费用上百万元,得不偿失。

1998年洪灾过后,湖南省委、省政府根据党中央、国务院提出的“平垸行洪,退田还湖,移民建镇”的治水方略,决定从1998年开始两年内对161个堤垸退田还湖,其中平垸行洪退人退田堤垸106个,退人不退田堤垸52个,3个蓄洪垸实行移民外迁、空垸待蓄,需迁移5万多户19万多人。

华容县小集成垸是横卧在长江中的一个“孤岛”,1998年溃决后,连大堤也被洪水淹没了。部分村民仍不愿意转移,在大堤上用木条支撑起一个吊脚楼似的棚子守着自己的家当。大风卷着巨浪袭来,棚屋摇摇欲坠。要让这样的村民离开故土谈何容易?但经150多名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,3000多户1.1万人去年底今年初全部搬迁到其他乡镇落户。

记者从去年12月12日湖南省灾后重建工作会议了解到,截至11月20日,共搬迁安置3.9万多户、14.8万多人。这14万多群众在1999年汛期中免遭水患之苦。

“退田还湖”还出了经济效益。大南湖乡党委书记童自政估算了一下,避开主汛期种植藕等水生蔬菜,比种水稻强3倍。一位姓黄的村民对记者说:“原以为退田还湖无生路,谁知水中也有黄金屋,1999年18亩水生蔬菜增收3万多元。”

人不给水出路,水就不给人活路。退田还湖实际上就是对生态透支进行补偿。从“围湖造田”到“退田还湖”,人们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: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